| |
|
该项目的签约,意味着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的第三个大型文化主题公园出口国。据透露,乌克兰、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也希望能将方特欢乐世界移植过去。
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中国迪士尼”之梦,正在一步步实现。
点评
打造文化科技产业链不怕“烧钱”
电子巨头华强为何做起了文化科技产业?敏锐的华强人捕捉到了国家的政策意向:鼓励发展文化产业。于是,向高科技文化产业进军。经过摸索,将旗下多家高科技企业进行整合后组成8个专业公司,打造了创意与创作、特种电影、动漫制作、数字游戏、软件设计、设备制造、主题公园这一完整文化产业链。如今,华强人已经熬过了困难时期,“高投入”进入了收获阶段,利润增长出现井喷。看来,打造完整文化科技产业链不怕“烧钱”,看准了去做就总有实现回报的一天。
日期:2008年10月30日 来源:南方日报 见习记者 张启 发自深圳 --------------------------------------------------------------------------------------- 相关新闻:
华强文化产品敢于“叫板”迪士尼
深圳华强集团经过 7 年时间的摸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以主题公园为带动龙头,依托科技进步和自主知识产权为市场武器,积极发展文化产品出口的新路子。新华社记者 卢汉欣 摄
十月的鹏城,秋高气爽。如果我们以这个充满激情与收获的季节为时间切面,为深圳的文化产业发展留下一组美丽剪影,那么,我们绝不能错过这一幕幕——
十月的一个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来到位于深圳高新区的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这里,神奇的环幕 4 D电影、球幕电影、仿真游戏让人大开眼界,在听说该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中国人自己的第四代主题公园,在国际市场上有与美国迪士尼等国际巨头竞争的实力时,李长春连声说“没想到。”并勉励其在占领国内市场的同时,进一步走向世界,占领国际市场。
十月的一个早晨,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总经理李明收到了负责投资管理的同事的短信。短信里,是集团旗下在国内的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前一天的营业收入,这个数字是“ 103 万”。事实上,这样的短信,他最近每天都在收到,数字大多在百万左右。
十月的一个上午,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总经理助理尚琳琳和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丁亮,带着从 2008 年秋季法国戛纳电视节上收获的“预购订单”返回深圳:集团尚未制作完成的《海螺湾》动漫电视剧,得到了印度等国买家的青睐,这些订单的金额是几十万美元。
十月的一个上午,华强集团董事长、总裁梁光伟面对本报记者的专访,勾勒起华强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蓝图时,这位在商场上驰骋多年、作风稳健的老总,胸有成竹地道出了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发展定位——“加大技术创新艺术创新,与环球电影公司和迪士尼形成正面交锋”。他向记者透露,近日将与中国进出口银行签订集团战略发展框架协议,协议数字将高达上百亿美元。
如此一幕幕场景,一个个数字,让人壮志激怀。
文化产业,是一个具备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等优势的朝阳产业,在我国正呈蓬勃发展之势。随着众多国际文化产业巨鳄驰骋国际舞台,并且开始挺进中国文化产业市场急待开发的“钻石矿”时,人们将期待的目光投向国内的文化产业阵列,希望具有强大自主创新能力的中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能够在国际产业的竞技台上一展魄力、能力与风姿,能与国际文化产业巨头一较高低、与狼共舞。
深圳,承载了这份希望与期冀。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文化立市”战略,一项项政策,一条条举措,助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深圳文化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从这片沃土,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拔地而起,茁壮成长;从这片沃土,华强文化科技旗舰扬帆远航,不断抢滩国际市场,推动中国文化扬威海外……
近年来,该集团精心打造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链,建立集创、研、产、销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整合文化、旅游、科技产业,坚持原创与自有知识产权,探索出新颖而独特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华强文产模式”,以破冰之举,破解了困扰文化产业发展的种种难题。
华强模式:“文化+科技”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做出国际一流产品
“如果一家文化产业公司的科技含量低,那么,它就容易成为代工企业,像一张白纸一样,缺少价值。我们整合集团的科技资源,发挥高新科技优势,让科技为文化产业插上翅膀。华强文化科技产业集团能够快速发展,其根本是得益于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以及自有知识产权。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只有坚持创新、原创和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有竞争的实力。”
——李明(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总经理)
让美国人持续购买中国人生产的立体电影,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可是,华强集团做到了。
说到华强,人们总会想起中国的“电子第一街”。成立于 1979 年的华强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大型投资控股企业公司,在电子精密制造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当中国的文化产业犹如雨后春笋开始萌芽并迸发出勃勃生机的时候,华强集团也对这一新兴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集团总裁梁光伟放眼长远——“国内的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报纸电视等作为传统的文化产业已做得很好,自成体系并形成相当规模。我们清楚自己的特长是什么,计算机和电子技术正是我们最拿手的。此外,中国有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老百姓的文化消费、旅游消费的需求都在逐步提升。那么,我们如何把技术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形成产业呢?”
带着思考,集团对十七大对文化产业的论述、对深圳市委市政府的文化立市战略和自主创新主导战略以及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都一一学习熟悉,并在分析了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后,率先提出并实践“文化科技产业”的概念。
所谓“文化科技产业”,就是充分结合利用自身优势和现有基础,形成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的新型产业业态和发展模式。简而言之,就是让高新科技为文化产业插上翅膀。华强集团旗下的华强文化科技产业集团,承担起了发展文化产业的使命,开始以高新技术为支撑,寻找文化与科技的结合点。
华强文化科技产业集团公司总经理李明清楚地记得,公司最初尝试的文化产品是虚拟演播室,“我们参加了第一届的高交会,发现这个演播室叫好但不叫座,就开始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在对国内外文化产业进行多次调研之后,公司在集思广益下,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打造独一无二的“ 180 度环形银幕立体影院”。当时,公司技术人员们呕心沥血,研发出了“ 180 度环形银幕立体电影成像技术”,在美国申请了专利后,就参加了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IAAPA娱乐设施博览会。
“我们当时去了 7 个人,在展会上租了 6 个展位,花费了 3 万多美元,推介我们的立体影院。”让李明他们欣慰的是,公司精心打造的立体影院在展会上很受欢迎,马上就签下了两个订单。
也许有人会问,在美国,有迪士尼、有环球电影公司,其立体影院水平也相当高,为什么美国人会舍近求远购买来自中国的立体影院呢?
李明自豪地告诉我们,“当时,国际上的立体影院还没有能做到 180 度环形银幕的,就是著名的迪士尼和环球影城也办不到。我们公司动用强大的技术力量、集中人力财力研发出了这一环形银幕,果然一鸣惊人。”他笑着强调,“相信我们中国人的潜力和智慧,只要我们努力,的确是可以做出国际一流的产品。”
立体影院的第一个订单位于美国的新泽西州,这个凝聚了中国科研人员智慧和心血的立体影院让挑剔的美国人也十分“惊艳”,他们花巨资买下了影院,也买下了华强公司制作的第一部立体电影——“生命颂”。几天前,我们在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大厦的一楼展区观看“生命颂”时,对美国人当年爽快签约之举也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生命颂”,讲述的是从地球形成之初的虚无混沌,到山川河流的秀美壮观;从原始海洋中简单的细胞生命,到称霸地球的恐龙帝国;从原始人类的钻木取火,到今天让人叹为观止的科技成果等。在立体影院,我们戴上特效眼镜观看,时而置身于神秘的中生代,面对着恐龙的追逐而战栗;时而似乎漫步于花草香甜的原野,看着斑斓蝴蝶翩翩起舞而倍感惬意……影片带着我们,跨越数亿年的漫长历史,展现前所未见的惊奇风貌,描绘地球生命历程的兴衰起伏,谱写一曲波澜壮阔的生命颂歌,让人震撼,其一流的观影效果也令人叹服。
环幕立体电影系统的成功进入国际市场,为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赢得了第一桶金,也成为了公司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拳头产品。从此,每年的IAAPA博览会举行时,华强都会花上 5 万美元大手笔租下 18 个展位,带着不同的创意、不同的立体电影产品和不同的理念出现在这里。迄今为止,“环幕立体电影”系统已经销售到包含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在内的四十几个国家,每年在国外的销售还将以五至十套的速度递增。除此之外,该集团下属数字电影公司专门为“环幕立体电影”系统制作专用影片,用户在购买了“环幕立体电影”系统之外,还需每年支付影片租赁费。这就意味着,华强公司不仅卖硬件,而且卖软件,并且可以依托这些扎根在国外的立体影院,源源不断地把中国自主制作的立体电影输送出去。“文化+科技”,极大提高了华强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丰富文化产业产品的表现形式,强化文化产品的市场价值,也增强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试水”文化产业,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取得了成功,也尝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甜头——高新技术携手文化产业,不仅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做出国际一流产品,培育新的文化业态,而且使创新与创意的实现有了科学保障。有了这份保障,他们在文化产业领域的继续航行也益发自信。
华强模式:将文化产业和旅游挂钩,打造高端国际平台
“现在,国内大量消费国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的渗透让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受到西方的影响。如果中国多几个像华强一样的文化产业集团,可以把越来越多文化产品输出去,让美国等发达国家也来消费中国的文化产品,这样做,不仅维护了我们的‘文化主权’,而且也让中西方的文化消费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实现共赢。”
——郭永航(深圳市文产办主任)
先飞入浩渺太空之中体验宇宙的神奇,再潜入海底深处看一场发生在海底的传奇故事,然后再乘坐动感游览车体验恐龙复活后人们的逃亡历程……对于伊朗第二大城市伊斯法罕市的市民来说,两年后他们将在家门口体验到世界最新主题公园带给他们的无穷乐趣的同时,将会熟悉、流传并记住这样一个名字——来自中国深圳的华强集团。因为正是她设计、缔造和输出了这座给人以精神上愉悦和无限想像空间的“快乐城堡”。
这次联姻机缘发生在前不久在深圳举行的第四届文博会上。当伊朗上市公司山曼·高斯达公司高层走进华强集团展位后,便被这里正展出的“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宣传画面吸引住了。很快,该公司通过与华强集团旗下的华强文化技术集团谈判达成了“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元引入伊朗的协议:伊朗方将以现金形式向华强文化科技集团支付设备费、影片、软件以及品牌和专利费,公园建成后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将长期获得主题公园的经营利润分成。
“此举意义重大,它不仅标志着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作为华强集团的拳头产品出口到伊朗,同时也拉开了中国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走出国门的序幕,标志着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另一个能够将大型主题公园输出到国际市场的国家。这一文化产业主题公园整体打包输出的模式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出口领域的一大亮点。”长期关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关专家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通过学习美国迪士尼、环球影城等国际大型文化产业企业的发展经验,华强集团提出了将动漫、电影、游戏、文化产业衍生品等与文化产业主题公园实施捆绑的发展战略,从 2005 年开始设计和研发中国人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产业主题公园。通过几年的努力,在中国安徽芜湖建成了世界占地面积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文化产业主题公园“方特欢乐世界”。方特欢乐世界占地 130 万平方米,被称为“中国第四代主题公园”,年接待游客达 300 万人次以上,是世界上单体面积最大的主题公园。整个园区由 15 个主题项目区构成,总投资超过 20 亿元。据了解,“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在主题项目以及设备中大量引入现代计算机、人工智能、自动控制、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彻底突破了主题项目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营造出一个充满梦幻色彩的虚拟文化空间,被称为中国版的“迪士尼乐园”。
令前来芜湖进行实地考察的伊朗以及世界各国代表团惊讶的是,如此巨大的方特欢乐世界的诞生,仅仅用了一年的时间,而且方特世界是一个从设计到制造,从软件到硬件,从管理到运营完全掌握在中国人手中的主题公园,所有主要景点项目均由华强文化科技集团自行研发,并掌握核心知识产权!如亚洲仅有的球幕高空飞翔体验项目“飞跃极限”,世界最大的主题室内漂流历险项目“神秘河谷”,世界顶级、亚洲最大的环幕 4 D剧场“海螺湾”,国内首创的交互卡通剧场项目“嘟比脱口秀”等,这些项目代表了世界顶级水平。
令华强人感到自豪的,正是高新技术在文化产业和主题公园的应用,彻底改变了中国主题公园项目长期以来一直依赖国外进口的被动局面,成功实现了大型科技项目的国产化,推动了中国高科技文化主题公园的产业升级。
华强模式:多领域整合,形成以市场为目标的多元化产业链
“我们的动漫作品首次参加戛纳电视节这种国际展会,完全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没想到我们的动漫节目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当场我们就接到了数十万美元的订单,而且现在仍有多个国际买家正同我们接触,计划购买我们的产品。这归功于华强集团一直坚守的科学发展理念,即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同时,将文化与科技结合,并不停地创新。”
——丁亮(华强数字动漫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在华强集团打造和输出的“方特欢乐世界”主题公园,诞生并活跃着很多“经典卡通形象”,有《海螺湾》中的海洋精灵们,也有《新星小镇》中那些动物明星们,还有忽闪着一双明亮大眼睛的小恐龙“主持人”……一走进这个充满着神奇和欢乐的文化王国中,不论大人还是小朋友们,都会抑制不住将这些可爱明星“带回家”的冲动,“在欢乐世界里,到处可以看到身穿我们卡通形象服装的人,更多的人会购买这些卡通公仔或者相关文化衍生产品。”多次前往芜湖进行市场考察的公司管理人员尚琳琳说,生活在方特欢乐世界里的那些“主人公”在为游客带来快乐和想像的同时,已经得到游客的极大认可和喜爱。
良性运作的文化主题公园无疑成为华强集团整个文化产业链条上的又一引擎,而这一来自市场方面的信号为敏锐的华强集团提供另一拓展空间,很快这些可爱的卡通形象走出主题公园,即将以动漫主人公的特殊身份,给千家万户带去欢乐。记者昨在华强文化科技产业集团的展示厅内看到,被制作成为蓝色公仔、形态各异的小恐龙“主持人”嘟噜嘟比分外引人注目,在他身旁,粉嘟嘟的长相俏皮的妹妹嘟噜嘟妮同样引人眼球。这对来自方特欢乐世界的农庄小主人,在即将于今年年底制作完成的长篇动画片中,将会展开一系列的传奇经历。同时,这两位“小明星”还将和其他的“方特卡通”家族一起出现在网络游戏中,成为更多人的新宠。
记者了解到,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已经走上了快速打造“方特卡通”原创动漫品牌之路。 2008 年深圳华强集团将完成 130 集二维动画片《海螺湾》, 68 集三维动画片《恐龙危机》, 150 集手偶动画片《新星小镇》的制作。 2009 年华强集团将进一步把二维与三维动画片的生产规模扩大到 1 . 5 万分钟, 2010 年将达到 3 万分钟。
与如此产量相对应的是,作为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动漫公司成立还不足一年的时间。“具体来说,我们的创造和制作是从今年年初才开始的,而且按照目前进度来看,我们的生产速度算得上惊人的,同传统制作相比,我们公司一个人就相当于承担了 10 个人的工作量,当然,我们一个人的工作效率也等于传统 10 个人的效率,”在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数字动漫制作现场,集团下属的动漫公司执行董事丁亮将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这种“神奇速度”的原因进行了提炼:将创、研、产、销一体化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的同时,将文化与科技结合,并不停地创新,是华强集团一直坚守的科学发展理念。
为了使中国动漫行业摆脱传统的制作模式,提高质量和产能,与国际市场接轨,华强集团充分利用其在数字计算机、网络通讯以及软件设计等领域的优势,建成了世界上领先的全无纸化二维动画片生产线,集团大胆地将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等先进方法引入二维动画生产线,极大提高了二维动画片制作的质量和效率,目前集团同样人工的动画片产量是传统模式的 10 倍。
令丁亮感到欣喜的是,就在其他同类企业还在为一部动画片的播出四处奔波,并为能否打开市场而焦灼时,华强集团的动漫作品尽管还未最后杀青,却已经跨上国际舞台。几部今年年底才能完成的动画片已经被来自中东、土耳其、埃及、印度的用户预定。刚刚参加 2008 年法国戛纳电视节归来的丁亮,仍沉浸在喜悦之中。“我们这是首次出去参加这种国际性的展示会,完全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没想到我们的动漫节目会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当场我们就接到了数十万美金的订单,而且现在仍有多个国际买家正同我们接触,计划购买我们的产品。”
正在率领团队按照计划进行多部动漫后期制作的丁亮在分析原因时认为,这是华强集团文化产业链条相互支持、补充、促进作用的结果,随着近年来集团先后将 4 D影院、主题公园输出国外,华强的品牌效应已经开始辐射。
由于找到了成功的发展模式,华强集团今年文化产业的利润可达 5000 万元,明年有望超过 1 亿元,后年的利润则可达 2 . 2 亿元至 2 . 7 亿元。
华强模式:兴建大型文化科技产业园为企业做强做大搭建崭新平台
“中国文化要走出去,要坚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要使文化和科技高度交融,还要有现代化的管理和开发手段。只有这样,中国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华强,有走出去的勇气、走出去的魄力和走出去的办法。此外,华强对文化企业最重要的启示是,中国的文化是一种优质的文化,只有通过和高新技术相结合,和时代相结合,才能更加焕发出光辉和魅力。”
——王京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秋日鹏城,和风送爽。
昨天上午,市委大院后楼的一间会议室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京生和华强集团的高层们坐到了一起,聆听企业对发展前景的规划,并对企业如何更好地做大做强,如何进一步走出国门传播中国文化,进行了充满激情和创意的探讨。
对于华强集团坚持自主创新,把高新科技与传统文化完美结合,在文化产业领域迅速崛起所取得的成果,王京生给予了真诚赞许后坦陈,这一成果,是中央这几年文化体制改革和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等重大决策所催生的,同时也是深圳走自主创新之路和坚持“文化立市”结出的硕果。
的确,近年来,深圳在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中,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体系,提升了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和整体实力,文化产业的运行质量也快速提高。去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了 465 . 5 亿元,同比增长了 18 . 2 %,占GDP的 6 . 88 %。在我市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中,腾讯公司、雅昌集团、华强文化科技集团、A 8 音乐集团、华视传媒等文化产业集团迅速崛起。值得关注的是,深圳这几年先后制定了《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2007 - 2020 》,制定并出台了《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深圳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 1 + 4 文件,以及《深圳经济特区文化产业促进条例》,并率先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市政府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专司全市文化产业的规划、指导、协调和文博会各项工作的组织推进,并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种种的付出,坚定了我市文化企业做强做大的信心和决心,也吸引了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将投资战略重点转向了文化产业。
对于这片热土给予华强发展注入的强大动力,华强的高层们也感受深刻,他们感慨,是深圳特区的创新与活力,激发了他们的创意热情;是深圳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坚定了他们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深圳,是创造奇迹的地方,充满活力,是我们创新源泉”,集团总裁梁光伟告诉记者,“在高新区用地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深圳还拿出一块地,让我们建起了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大厦,为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座大楼,可能我们的发展思路没那么快,发展力度也没那么快,对未来发展也没那么有信心。”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当立体电影在持续出口,当方特欢乐世界不断建成,当动漫片即将登陆欧洲电视台,当卡通形象大卖热卖的时候……享受到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成就感与喜悦的华强文化科技产业集团,并没有停下前行的步伐。他们的梦想在远方,他们,还在不断地航行,而目标,已是如此清晰——
在学习赶超中期待与迪士尼的“正面交锋”!
当华强集团董事长、总裁梁光伟面对记者,踌躇满志地道出了华强文化科技集团的发展定位——“加大技术创新艺术创新,与环球影城和迪士尼形成正面交锋”时,他是有底气的,也是胸有成竹的。
梁光伟把华强的文化产业的发展,概括为“三步走”: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华强已申请了上百项发明专利,有些还是在美国申请的。从技术层面讲,其中的有些技术已经超过迪士尼,达到了世界领先的水平。二是打造丰富文化内容,包括高科技元素的拳头文化产品,构建文化主题公园,自己成套设计、成套安装,自己经营。在芜湖建立了世界规模最大的主题公园后,还要在国内外继续兴建。其中,国内计划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都建立起大型主题公园,并进行全球布局,在国外包括发达国家都要兴建大型主题公园,与迪士尼等巨头进行竞争。三是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艺术创新的力度,与环球影城和迪士尼形成正面交锋,并超越迪士尼。简而言之,就是“走自主创新之路,扬中华文化之威”,让中国文化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扬眉吐气。
在具体的运作中,华强目前瞄准了大型文化科技产业园的兴建,为企业做强做大搭建起崭新平台。
立足于深圳发展的华强集团,也期待着在深圳构建一个具有样板和示范效应的大型文化科技产业园,助推深圳文化产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打造出代表中国文化精粹的文化形象,让他们从深圳起航,输送到世界各地。
远航,前方必是一片海阔天空。 文章关键字:产业链 |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
|
■发表评论 |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