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
来源:中华传媒网 点击数:   录入时间:07-08-21 08:44:32  文章作者:张允若

[ 内容提要 ] 网络传播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第四媒介”,而是人类传播和精神史往的第二世界。网络传播使人类传播活动出现了新的飞跃,赋予人类传播规律许多新的特点,并使传播规律本身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网络传播带来的理论挑战,主要还不在于大众传播理论的调整和更新,而在于传播理论总体性的开拓、提升和创新传播学切实建立起来。

 

    第四媒介还是第二世界

 

    网络传播的问世,理所当然地引发了人们新的理论思考。在种种新的理论思考之中,居于首位的应该是网络传播在人类社会交往中的正确定位。这一点弄清楚厂,其他理论问题的探讨才有正确的前提和基矗。

 

    据报道,联合国新闻委员会 1998 年会议曾把互联网络看作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出现的第四媒介。这一说法已被国内外传播界广为引用。但是认真推敲起来,这一说法既不准确也不科学。互联网络是一种媒介,但它决不是能同报刊、广播、电视相提并论的大众传播媒介。它是集书信、电话、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光盘于一体的综合性媒介体系,它是既能承载大众传播,又能承载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的全新传播平台。这就是说,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有过的各种形式、各种形态的传播活动几乎都能在互联网络上进行,互联网络实际上已为人类传播活动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新的世界。在这个新的天地里,个人同个人、个人同群体、个人同组织、个人同公众、群体同公众、组织同公众之间,各种形式、各种规模、各种流向的信息传播和交流,相互交织,相互渗透,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景,其丰富性、广泛性、复杂性并不亚于互联网络之外的现实世界。

 

    因此,我们应该把互联网络以及它所提供的天地看作是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尽管目前互联网络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情况很不平衡,但是从长远的观点看,人类终将陆续进入这个传播和交往的新天地。这个第二世界 ( 网络世界 ) ,是在第一世界 ( 现实世界 )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第一世界的延伸和扩展。相比起来,第一世界的传播和交往更具有实在性,那里的大众传播往往有可见物作中介 ( 如报刊 ) ,那里的组织传播往往有实在的场所和中介物 ( 如办公室、会议室、文件往来 ) ,那里的人际传播往往有实在的环境,能亲见其人、亲闻其声,有着可触可摸的感受;而在第二世界里一切都是光电的运作、比特的传输,显得虚幻而不可触摸。但是,第二世界的传播和交往,又有着第一世界无可比拟的、望尘莫及的优势。从空间上看,它是无远弗届、无处不及的;从时间上看,它几乎可以把传收之间的时间差缩小为零;它的容量浩瀚无涯;它的便捷性可以使任何人 ( 个人或集体 ) 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同任何人 ( 个人或集体 ) 交流任何信息。而且,它的潜力还在不断开拓,它的功能还在不断扩展,随着历史的前进,它在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中的地位还在不断提升。总之,第二世界的前景还未可限量。

 

    当然,就本体论而言,第一世界和第二世界都是客观世界的组成部分。有些论者把网络天地说成是虚拟世界,这当然不无道理。因为网络天地中流转的只是信息、而且只是进入了人们精神领域的认知信息,它确乎没有现实世界信息、物质、能量三者并存流转那样实在。①但是我们不能忘记:网络传播同样有物质依托,同样有物质媒介 ( 电子计算机和各种采制摄录设备、电信传输设备 ) ,同样依靠能量的驱动,它决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此其一;其二,网络传播的内容总是来自现实世界而又服务于现实世界的,作为一种精神交往,它决不可能脱离人类的物质交往活动。且不说网上咨询、网上会珍、网上考试、网上购物这些直接同现实生活相联系的传播活动,即使是网上聊天吧,人们改名换姓、乔装打扮、胡吹乱侃,但是所聊的内容仍然是现实生活的折射,聊完以后参加者必然带着聊天中获得的种种印象、感受和观念回到现实生活中去。所以虚拟世界并不虚幻,它只是人类社会交往 ( 主要是精神交往 ) 的另一个空间而已。作为人类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它总是同第一世界紧密相连的,两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积极互动的。

 

 

传播规律:变与不变

    网络传播问世以后,人类的传播活动有哪些变化,以往对传播规律的认识应该作哪些调整和发展,这是又一个重要活题。应该承认迄今为止,传播学揭示的人类传播的基本规律并未改变,但是随着第二世界的出现,这些规律确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规律本身也在实践中不断延伸和发展。这种变与不变,值得特别关注。下面略举数例以作说明。

 

    一、人类传播活动的基本形态 (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 没有改变,但是它们却前所未有地汇集在一个平台上、一个空间里。在第一世界里,这三种基本形态分散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各个地域、各个角落。尽管相互之间有包容和叠加,组织传播中有人际播,大众传播中有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但是它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完好地汇集在同——个网络里面。如今,任何人足不出户,只要面对互联网络,就可以同时从事这三种形态的传播活动,而且可以方便地、迅速地从这种形态转换到那种形态,也可以把几种形态统一在同一个过程中 ( 同一个电子邮件,可以既发给特定的个人,又发给团体中的所有成员;同—个 BBS 上的帖子,可以既供群体中的成员阅读,又供广大公众自由阅读,等等 ) 。这都是不变之中的重大变化。

 

   二、人类传播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但是结构的内在联系改观了,各个环节的互动关系增强了。所谓基本结构,通常图示为:

 

 

   

9 7 3 1 2 3 4 8 :


文章关键字网络传播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发送好友: 发送给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责任编辑:idtop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Copyright © 2002-2012 Idtop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创卡通品牌授权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020-86060952 电子邮箱: idtop2006@163.com QQ20660963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30794759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粤ICP备12063329号 技术支持: 搜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