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虚拟主持人的人际化角色
来源:不详 点击数:   录入时间:07-03-18 03:06:04  文章作者:包丽敏

从去年年初英国新闻协会推出冷艳的绿发美女安娜·诺娃之后,国内首位虚拟网络主持GoGirl也在www.51go.com闪亮登场⑴,进入该网站首页。网络主持人这一概念对于广大网民来说,就已经不再陌生。本文认为,网络主持将是网络发展的一大趋势。
大众传播的人际化特征
主持人这一概念是随着广播电视的产生而出现的。在电子媒介出现之前,印刷媒体(如报纸)无法为主持人的出现提供技术支持。虽然报纸杂志的一些专栏作家或专栏主持略具主持人的一些特征,但毕竟相差甚远。直到电子媒介出现,可以将人的声音形貌传递到千家万户,主持人才有了诞生的可能。
网络的出现虽然综合了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多种传播手段,但是由于文字的数据最小而信息量大且容易保存,文字将是其主要的传播手段。同时网络是信息的海洋,人们有无限种选择的自由,从网络这一技术平台的特性和功能来看,传播和接收的实现完全无需主持人在场。但是网络主持人还是出现了,难道是人们多此一举?263首都在线的总经理张大庆提出,“互联网主持人出现的意义很简单,就是促进网络人性化、生活化”,“毫无疑问,网络的人性化是网络生活化的前奏”。⑵事实上,网络主持人的出现正好促使人们反思主持人的一大角色和功能,那就是给大众传播赋予人际化特征,在信息输送的背后,受众渴望人与人的交流。
广播电视主持人除了对节目的设计、编制和组织之外,还“代表着群体观念”,“以个体行为出现”,用有声语言、形态来“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⑶多年来,业界就提倡主持人抛开“读”、“念”的播音腔,提倡“说”、“谈”,其实质就是要让主持人以人际交往的一些手段完成大众传播的任务,让观众在富有人际化特征的传播中接受信息。
而从受众的角度来看,受众对于某个节目的认知完全和该节目的主持人联系在一起。一提到崔永元,就想到《实话实说》,一提到《实话实说》,就立刻想到崔永元,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大众传播的人际化特征以及这种特征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一个节目的好坏往往与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休戚相关。对于受众来说,亲切如朋友般的主持人是信息的直接传播者,虽然主持人身后是庞大的媒体机构,但一定程度上却给受众一种错觉,即他所接收的信息是由主持人为他提供的。
主持人的出现和成熟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人际化特征,也意味着大众传播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保持并不断强化这种特征。而网络主持人继传统主持人之后出现,天然地继承了这一角色和功能。
目前网络虚拟主持人的局限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即网络主持人是与互联网中的大众传播模式联系在一起的。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包含了人类信息传播的两种基本方式,即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因特网是建立在“点对点的人际传播基础上”,“逐步发展为群体传播”,直到九十年代中期以来,由于传统大众媒体纷纷上网,“因特网开始发挥大众传播的某些作用”。⑷虽然个人主页的拥有者和BBS讨论区的版主具有网络主持人的某些特征,但是网络主持人这一概念却是由作为专业大众传播机构的商业网站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其担负的功能和运作方式也比版主和个人主页拥有者更复杂与完善。因此,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作为这种网站职业传播人员的网络主持人。
考察现有的网络主持人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发现,网络主持人尚有相当的局限性。全球第一位虚拟主持人安娜·诺娃由计算机动画程序为其提供富有磁性的嗓音,由专人为其撰写播报稿,由特定的程序决定这位新闻美女何时该笑,何时该严肃。⑸其扮演的角色无异于一名新闻播报员。国内首位虚拟主持人GoGirl出现在网页内,同时出现的还有她的虚拟的个人资料和独白,她的角色更多的是一名信息导航员,向网民推荐各个栏目和文章。Ask100专家网上的主持人都由真人来担当,其角色更多地类似传播媒体各个版面的编辑。
与传统媒体中的主持人相比,网络主持人所具有的人际化特征还比较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带宽的限制,文字交流可以带来较高的响应速度,在目前是网络的主流沟通方式;而技术上的限制使主持人的音容笑貌无法实时出现在受众面前,传统主持人与受众沟通的形态、表情、眼神等非语言手段,在网络上无法实现。其次,网络主持人活动的范围有限,通常是网站中的某个栏目。对于网民来说,可有可无。另外,目前的网络主持人还没有很好地实现与受众的互动。网络主持人还基本处于传播者的地位,受众反馈除了发e-mail之外,途径很有限,互动的可能也很小。但是尽管如此,网络为受众提供的交互性和个性化平台将会是网络主持人无比优越的法宝,是传统主持人难以比拟的。
网络主持人将是网络媒体最重要的说话方式
网络主持人的人际化趋势在于人是孤独的,需要交往。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认为,人在两种情形中与世界发生联系。一个是“我与你”的人际世界,另一是“我与它”的事际世界。“我与你”的传播,将“我”引入一个展开心灵对话的世界,一个沐浴个体间精神交往的世界。⑹
沃尔特·李普曼曾说:“读者必须通过他个人感情的共鸣进入新闻……为了进入新闻,在新闻报道中他必须找到一个熟悉的立足点,而这个立足点是由固定成见提供的。”⑺事实上,“这里的‘固定成见’实际上就是认知结构”,就是受众的“情感需求”,“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尊重、理解的心理需求……这是受众情感图式被启发和唤醒的结果。”⑻
因此,当网络发展还不成气候,还只是人们获取信息一种可有可无的媒介时,到底是进行“我”与“你”的交流,还是“我”与“它”的交流,到底有没有个人感情的共鸣,都不重要。但是一旦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时,人们往往就会在网络上寻求情感诉求,那时的人们再也无法忍受冷冰冰的网页和信息,其人性化必然成为趋势和争夺的焦点。而网络主持人则将在这一竞争中扮演关键的角色。
网络的发展,将使大众传媒的窄播化进一步延伸,从分众时代进入“后分众时代”⑼,“所有商品都可以订购,信息变得极端个人化”。大众传播的受众“从大众到小众到较小和更小的群体,最后终于只针对个人”,大众传播不再是一点对多点,而是一点对一点,这必将需要一个或“朋友”或“秘书”或“助理”般的网络主持人的出现。虽然这个主持人是由专门的大众传播机构定制的,但是对于受众来说,他是具体的个人服务,有问题可以向主持人请教,有心事可以向他诉说。甚至可能,受众需要什么样的主持人,完全可以由受众自己来定制。网络呼唤人际化服务,而主持人的人际化特征也在这里得以最大限度的体现。

9 7 3 1 2 4 8 :


文章关键字网络虚拟主持人  虚拟形象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发送好友: 发送给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责任编辑:idtop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Copyright © 2002-2012 Idtop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创卡通品牌授权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020-86060952 电子邮箱: idtop2006@163.com QQ20660963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30794759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粤ICP备12063329号 技术支持: 搜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