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士尼开展流媒体业务后,2018年迪士尼影视部门的季度经营收入同比增长达100%,年度经营收入增长27%。在这种背景下,二十一世纪福斯中包括Hulu视频网站为代表的流媒体业务将为迪士尼增色不少。
与20世纪福克斯的超强原创能力不同的是,虽然迪士尼以独特的形象米老鼠发家。但其实迪士尼做的就是设计IP,打造IP,再到输出IP的过程。
这是一家需要用梦想喂养的公司,一个个IP形象也是连接消费者梦想的支撑点,支撑点越多,迪士尼的根基就会越牢靠。纵观迪士尼IP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
自有IP:1923年,华特·迪士尼在自家车库创作出迪士尼家族第一个并且是影响最广大的IP——米老鼠,在此后的八九十年间,米老鼠、唐老鸭、高飞、小熊维尼等一系列迪士尼自有卡通人物形象不断出现。
2. 挖掘IP:迪士尼十分擅长学习和挖掘历史资源,从世界范围内的经典名著、童话故事乃至神话传说中寻找具备迪士尼属性的IP形象,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和来自中国的花木兰等。
3. 收购IP:相比较原创和开发,收购似乎可以更快速扩充迪士尼的IP家族,迄今为止迪士尼最引以为傲的三次收购案例就是收购皮克斯影业、漫威漫画、卢卡斯影业三家电影公司,而这些公司都是众所周知的IP大户。
使得许多原本就拥有广泛的粉丝群,却只存在于书本之中或是口耳相传的一个个经典故事获得新的生命力。而这些合家欢的故事,讨年轻人喜爱的角色,又能摆进自家的游乐园里进行周边销售,其在票房之外带来的长线利润,更是丰厚到无法想象。
迪士尼乐园本身就是大IP
“只要整个世界仍存幻想,迪士尼乐园将永远延续继续下去”,这是迪斯尼创始人华特·迪士尼说过的一段著名的话。
在美国,很多家庭每年玩一趟迪士尼乐园,在一个个故事场景中与那些IP零距离接触。迪士尼并不过分追捧粉丝经济,迪士尼的利润表中有粉丝的功劳,但显然光靠粉丝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迪士尼的低接触成本以及鲜明的形象,可以满足各个年龄段人的需求,也可以保证所有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与梦想的连接点。
现任迪士尼总裁兼CEO罗伯特·艾格曾说:“我小时候非常渴望到迪士尼乐园,可惜当时没有什么机会,但是如今,我带着我的孙子到迪士尼乐园游玩。迪士尼就是一个让人梦想成真的地方!”IP的吸引力并不会随时间而流失。艾格主导了一系列大手笔的收购,包括皮克斯、漫威娱乐和卢卡斯影业。同时他大力推动迪士尼的国际化,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迪士尼乐园在中国的落地。迪士尼游乐园更像是迪士尼这个IP产业链的流通,放大了IP的价值和强化连接。
走在世界各地的迪士尼乐园,穿着公主裙的小姑娘更是随处可见。2014年《冰雪奇缘》上映后,光玩偶在美国卖出了2600万美元,出售安娜和艾莎所穿的“公主裙”,迪士尼就获得了约4亿美元的收入,而《冰雪奇缘》北美票房也就4亿多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主裙在迪士尼乐园中的销售是常态化的,基本可以卖到500元,有游客算过一笔账,三口之家去迪士尼游玩一天,基本消费在2600元左右。同时,迪士尼还设计了一系列策略让游客逗留更长时间,比如打折售出两日票,将酒店与门票打包出售等。据了解,迪士尼乐园中的酒店在旺季时基本上入住率在98%以上,在这里住宿价格自然不菲,但真实的童话场景,依然会有很多父母为满足孩子们的梦想而掏腰包。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开业曾引发了一次口水战,结论自然不必多说,上海迪士尼乐园的火爆也代表了这个IP成功的秘密,迪士尼方面提出,“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比如在这里有个“十二朋友园”,是按照中国十二生肖做的项目,而十二个动物则是挑选的迪士尼电影中的动物角色,这就是是本土化与迪士尼的融合。
此次收购是娱乐业历史上最大的收购之一。迪士尼已经是好莱坞的领头者,拥有星战,皮克斯和漫威影业等品牌,而福克斯本身也是一个很有吸金能力的公司,这次合并或将改变整个行业的格局。米老鼠真素厉害!
如何融入漫威电影宇宙?
对于漫画迷来说,看到金刚狼、死侍和神奇先生与美国队长、雷神和黑豹一起拯救世界,或者他们之间展开激烈的战斗,都是一件很诱人的事情。对于漫威影业总裁凯文·费奇来说,更是他几十年梦想的实现。
当这一切融合在一起时,漫威几乎能够接触到所有的角色,这本是大多数拥有知识产权角色的公司一直拥有的东西。虽然漫威还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但很快就会实现。
虽然这些英雄回归后,理论上就能将他们结合到漫威电影宇宙中,但要弄清它们在现实中究竟如何运作,也绝非易事。正如经常被引用的蜘蛛侠格言所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当下还有许多棘手的问题丞待解决。
关于福克斯和迪士尼漫威的角色未来将如何融合,仍是未知数。但随着《复仇者联盟》系列在4月的尾声达到高潮,漫威电影宇宙也将进入第4阶段,刚刚上映的《惊奇队长》以及包括《永恒族》和《黑寡妇》在内的多部电影将陆续亮相。虽然有这些电影可以补充,但仍然还有其他的漏洞待填补。
罗伯特?艾格尔在会后发表声明说,“欢迎21世纪福克斯公司的杰出人才加入迪士尼,并最终完成我们的业务整合,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内容和娱乐选择。”
收购21世纪福克斯公司是迪士尼最大宗的收购,超过了1995年以190亿美元收购Capital Cities / 美国广播公司(当年的190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310亿美元)。
这项收购让ESPN进入迪斯尼舞台,并为迪士尼的发展提供了二十年的动力。但有线电视业务现在正在下滑,而罗伯特?艾格尔赌上了他的身家让迪士尼成为可与苹果和亚马逊竞争的流媒体巨头。罗伯特?艾格尔相信,福克斯资产将极大的推动该计划。
然而,谁也无法保证他是否能完成整合福克斯公司的艰巨任务,毕竟福克斯公司拥有截然不同的企业文化。时间正在流逝,多次推迟退休计划的他,打算于2021年末退休。
中国电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饶曙光先生的评论:
据相关报道,2019年3月20日,迪士尼用4700亿完成收购福克斯,或许开创一个全新的好莱坞格局。这个好莱坞新的格局将是:迪士尼,AT&T,Netflix,环球,索尼,派拉蒙。未来观众看到的80%的国外电影将是这些电影公司制作发行。其中,Netflix作为互联网公司已经在全球地区的影视市场取得很不错的成绩,迅速的发展并深刻影响到好莱坞的格局,流媒体的崛起之势已不可阻挡,而迪士尼最大的竞争者就是世界最大的收费视频网站Netflix!华纳兄弟影业已然被AT&T收购了,传统制片大厂仍然保持着巨头地位,而AT&T也将成为一家横跨电影制作、电视频道、卫星、手机网络以及光纤电缆的新巨头仅次于迪士尼。集中度已经很高并且形成了相对完整、完善的美国现代电影工业体系、现代电影产业体系、现代电影传播体系在互联网、流媒体的巨大冲击与裹挟下再次洗盘……同样,中国电影也面临着新的洗牌甚至是大洗牌,终点或许是一样,但起点确实是相差甚远,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地球人都知道的秘密是,中国电影太过于分散,集中度太低,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系,稳定的质量体系与品牌效应。据称,目前从事影视行业的企业有上万家,有过电影生产、出品记录的电影企业也超过三千多家。尽管出现了像《流浪地球》那样的重工业电影,但从总体上看中国电影仍然处于一种“小作坊”状态和格局。笔者对未来中国电影格局的远景、愿景是,出现十五到二十家左右的大公司,每家公司有每年稳定生产二十部左右有质量和效益保障的影片。毫无疑问,这个过程将会是长期的、艰难的、痛苦的乃至残酷的,并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同时,这个过程市场资源配置将会起决定性的作用,但也不能排除顶层设计、宏观调控、政策引导。更重要的是,尽管学习借鉴包括好莱坞在内的一切先进的现代电影工业经验、现代电影产业经验、现代电影传播经验是第一要务,但也不可能亦步亦趋沿着好莱坞电影发展演变的轨迹走一遍,而一定会走自己的路,受着历史、现实以及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电影已经在某些方面如网上售票实现了“弯道超车”。5G 牌照很快就会发放,将会对我们的生活经验、生存状态、生活方式都有可能产生巨大的变化,有的甚至是某种颠覆性的、革命性的变化。可以说,面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还是未知数。但对于中国电影而言,有一点是肯定的,即变数、变量和变化或许比美国电影还要大的多。
文章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