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
2005年到
2007年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国有
20多个动漫基地相继诞生。面对这种遍地开花的现象,广东动漫游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新雄认为
——
技术支持要结合企业实际
日前,沈阳市专门为动漫基地搭建了一个动漫公共技术平台,包括渲染集群系统、标清和高清制作系统、幻影成像系统、音效合成制作系统、游戏测评及运营系统,目标是建成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动画制作技术平台。投资方宣称,该公共技术平台投入使用后,将提高动漫企业的制作效率
20倍以上,可以为
200家动漫制作企业全方位服务。
杭州、上海、深圳等,也在搭建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发的公共技术资源共享应用服务系统公共技术平台、融投资平台、衍生产品开发平台等。这些平台的投入使用,是否真的满足了市场需求,为企业提供服务了呢
?
张新雄认为,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原创企业,出于对自己作品的安全保密考虑,一般不会考虑在这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上处理自己的作品。而另一方面,由于各企业使用的制作软件千差万别,能否与公共技术平台上的软件兼容,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假如平台没有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即使有再好的硬件设施,也形同虚设。此外,许多动漫企业出于降低成本考虑,也不会选择公共服务平台。这是因为一方面企业在使用平台时,要付设备租金,而另一方面,企业还得为平台使用的软件再买一次单,即:租用软件。高昂的价格也让许多动漫企业
“望梅止渴
”,不能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基地和企业各有侧重
从
2006年
1月至今,广州、深圳等十几个城市相继出台了
“关于扶持动漫游戏
(软件
)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每年从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
0.08亿至
1.5亿不等的资金,作为动漫游戏
(软件
)产业发展资金,用于支持动漫游戏作品原创、产业基地建设以及对企业的资助奖励等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本意是好的,然而,由于各基地之间的竞争,以及企业本身的造血功能不足,由此在全国出现了
“动漫基地争抢动漫企业,动漫企业同时进驻好几个动漫基地
”的现象。
广州某动漫公司成立于
2000年,在设计出卡通形象、制作出动画样片后,于
2004年开始奔波于杭州、常州、上海、深圳等国内最早一批动漫产业基地之间,寻找获得相关配套的政策支持。为了分散成本,该企业同时入驻了杭州、常州、深圳、广州等动漫基地。湖南卡通旗舰
“三猫一鹰
”,目前,有两只
“猫
”已经分别落户杭州、常州、北京动漫产业基地,与此同时,这两只
“猫
”还准备入驻广州、深圳的动漫基地。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一件好事。各基地要发展自己的特色,不要求大求全,认准一个项目之后,在资金和政策方面一次性给企业
“喂饱、喂足
”,让企业专心提高作品质量。而对于动漫企业的经营者,同时奔波于好几个基地之间,忽视了作品的质量和市场,是一种舍本求末的做法。动漫作品迟早还是要走进市场的,目前有些企业甚至将国家、地方政府的播出奖励政策,当作公司的主营收入之一,这是一个完全违背市场规律的现象,迟早要被市场淘汰。
张新雄最后说,在加快发展我国动漫网游产业的今天,我们应该多一些
“冷思考
”,不要给激情冲昏了头脑。
文章关键字:动漫基地 |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
|
■发表评论 |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