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用户的快速增长,据王勇介绍,DeNA也开始尝试着借助本土的力量,比如和百度、阿里巴巴、360合作,接入用户产生的费用与合作伙伴进行分成。另外一面,DeNA对于Mobage的期待恐怕更深,通过优惠的分成比例和海外市场推广吸引开发者。当然这条路显然并不好走,难以避免要和国内像腾讯这样的游戏巨头争夺资源。“至少有两点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差异化竞争,一是我们只聚焦智能手机游戏;其次是利用Mobage平台资源的独特性,实现内容的差异化。”问题在于DeNA日本的成功在中国显然难以快速复制,3G普及率、网速用户的付费习惯都远不如日本市场成熟。
难拾辉煌
“ 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入殓师》
“希望有更多的中国游客到日本来。”导游二宫梓的眼神中透露着些许忧虑,她最近去了几次位于宫城县的松岛地区。她说:“现在游客到日本东北地区的很少,连称为日本三景之一的松岛也很少有游客过来。”其实,美丽的松岛并没有遭遇海啸的直接袭击,然而东松岛市却是此次地震海啸死伤惨重的地区,这也恰恰是安部正志的家乡。生和死,或许就在那一线之间。
其实,不仅仅是二宫梓和她的导游伙伴们期待着中国的游客来改变惨淡的生活。对于遭遇了空前创伤的日本汽车企业而言,中国也许是未来改变命运的最重要市场。无一例外,丰田、日产、本田等高层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均表达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并计划通过加大新车投放、扩充产能等形式来拓展中国市场。本田中国拟定了超过70万辆的中国销售目标,日产剑指135万辆目标,丰田则定为100万辆。
然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并不容易。通用、大众等车企已经趁着日本车企遭遇重大灾难之时,在全球尤其是中国市场展开了更为激烈的攻势。大众实施的华南战略直接针对日系,并在凌厉的攻势下抢夺了一定的份额。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轿车市场份额中德系份额同比增加1.91%,日系同比下降1.13%,一升一降已见中国市场竞争之激烈。
2012年新春伊始,势头较猛的日产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也出现了下滑。2012年1月,日产销量在全球范围内同比保持了6%左右的增幅,达到38万辆,但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产销量却出现了两位数的同比下滑,跌到10万辆以下,其中产量更是跌落三成。
与此同时,对于如何保持在本土的市场,日本三大车企的态度也有些许不同。本田汽车强调,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日本本土的产能不会转移,日本本土产量要维持在100万辆左右,这样才能够给日本本土员工提供工作机会。然而,本田汽车2011年在日本本土的销量仅有70万辆,要想维持100万的产量并不容易。
丰田和日产对于日本本土的产量目标锁定在300万台和100万台,其还表示,对于日本本土不会再有什么大的投入。业内人士也认为,高昂的生产成本和日本内需不足,出口又受到日元升值的压力下,日系车企应采取更灵活的本土产销策略更为妥当。
此外,日本车企在地震中暴露出的供应链问题也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目前,日本车企在震后开始梳理供应链体系问题,期望通过进一步掌握零部件供应商的情况,进而分散风险。一连串的打击之下,日系车企何时能够调整好供应链体系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奥斯卡获奖影片《入殓师》里说,“我打算迎来最大的转折点,卖掉大提琴,看上去不可思议,但是却让我轻松了,我以前坚定不移的梦想,或许并不是梦想。”日系车企在经历日本大地震之后,或许需要更深切的改变。如同凤凰涅 ,向死而生!
文章关键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