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下中国卡通电影产业融资
来源:艺尚 点击数:   录入时间:09-11-16 17:01:50  文章作者:未知

金融危机下中国电影产业融资 政府银行双管齐下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电影产业融资

2008全球金融危机袭来,在海外的电影业资金收缩之时,中国的电影业表现出蓬勃发展的迹象。个中缘由,也绝非一言能概,艺尚杂志将带您一同探寻。追溯根源,中国政府的文化创意政策的扶持效应、中国境内银行对政策导向的尝试性顺应、风险投资机构对中国电影市场潜力的调查评估以及中国电影企业的不懈努力等合力创造了中国电影产业的生机。中国电影产业生机的直接表现就是政府融资平台的搭建、适合电影企业的金融新品种的推出、中国电影主流院线电影票房的井喷之势以及接二连三的填补中国电影企业融资历史空白的经典融资案例的出现。2006、2007、2008、2009在中国电影史上是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先富起来的电影企业也在拉动整个中国电影产业马车。就好像1979年、1992年的春天一样,全球金融危机中的中国电影业如枯木逢春,展露出灿烂的容颜。

政府之路

2006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颁布实施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本市场,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鼓励文化企业通过发行公司股票、企业债券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完善文化企业间接融资制度,通过创新信贷担保手段和担保办法,为文化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提供便利条件。规范文化产权交易,重点发展版权和其他无形文化资产交易市场。”

作为首都,北京于2006年11月成立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专门从事推动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并且出台了对北京市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的《北京市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若干政策》。不到三年的时间,北京市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和电影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每年5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也成为文化创意中小企业的起飞平台。

在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最为重要的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发展史册的一笔,可以说是2007年11月6日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与北京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分别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开辟了文化创意企业和金融资本对接的通道。一个个引起电影业界、金融业界关注的中国电影银行融资案例出现,如飓风搅动中国电影格局。

2008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企业贷款贴息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担保专项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出台。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文化创意产品、服务和项目能够得到扶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政府出资的再担保公司成为一道中国特色风景;版权质押和版权评估成为关系文创企业银行贷款的重要命题。

以再担保公司为例,2008年11月中国首家省市级中小企业再担保公司在北京成立。所谓再担保公司,是指由北京市国资公司承担政府出资人代表职责,北京市财政为其建立资本金补充和代偿补偿机制,按照“政策性导向、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的模式运行,充分发挥公共财政政策效能,鼓励和引导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文化创意企业和涉农企业提供更多的担保支持的公司。北京再担保公司的成立不仅放大了担保机构资本金与担保贷款的比例,而且已与至少6家在京银行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不只是北京,云南省再担保有限公司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云南省财政厅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注册资本2亿100万。2009年5月,福建省政府决定设立福建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规模为14亿元人民币,首期注册资本6亿元,由福建省财政厅和福建投资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由此,政府无论是在政策环节还是银行贷款环节,都成为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和有所成就的有力后盾。

银行之路

说到中国电影企业的银行融资之路,不能不提到华谊兄弟,华谊兄弟显然是中国电影企业银行贷款中最具代表性的个案。2009年3月,在银行贷款方面开先河的华谊兄弟再次获得一笔1.2亿元的项目贷款,以用于2009年至2010年四部电影的制作和发行。这是华谊继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之后来自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的贷款。华谊无论是在预售担保、无抵押授信贷款、版权打包质押等方面都走出了中国境内银行创意贷款的最早尝试。

和华谊一样在银行贷款方面幸运连连的是光线传媒。2009年6月,光线从北京银行获得了第2笔贷款——2亿元。不到一年的时间,光线就先后从北京银行获得3亿元的授信贷款,创下银行影视投资的最大数额。

华谊兄弟和光线传媒成功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在众多规模偏小的文创企业看来,都是只可艳羡的对象,因为对于银行来说很难评估处于起步阶段的文创企业拥有项目的精神价值,这样投资风险较大,而且大资金投入后,回报周期过长。再者,文创企业也没有大的厂房、设备可以做抵押。那么,银行为什么会在两三年间一次次启动大额度的电影贷款?是仅仅因为政府号召,还是因为有利可图,或是因为有了规避文创企业贷款风险的良好机制?

但不管怎样,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之势是不可回避的事实,所以文创企业的投融资问题在近两三年来成为学界、企业界和金融界的一大热点。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各界重要人士各抒己见,探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瓶颈和融资希望,结论是中国电影有融资希望,途径之一就是银行贷款。

如果给电影贷款,银行看好企业什么?对于银行来说,依赖担保和质押放贷的话,风险控制能力较差。项目是否有盈利可靠的商业模式、企业是否有出色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市场前景的可预测值等已成为银行对小企业的授信依据。银行的贷款是用来支持那些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途的小企业的。

如果给电影贷款,银行最怕什么?如果把版权从创作到价值的流通进行分期,银行最怕的是脚本的形成阶段,不确定性最大,金融风险最大。已取得文字版权的阶段,相对风险降低。已进入发行阶段,风险最低,但仍然不敢掉以轻心,因为版权价值不一样,如电影发行就有档期冲突等。

如果给电影贷款,银行的法宝是什么?开发针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的内部授信工具。这种内部授信工具要对不同的文化创意行业、不同创作阶段的作品进行分类,创造新的数学模型,解决项目评价(风险评价、价值评估等)与版权价值问题,慎重使用流行的自由现金流量法、综合风险指数模型评估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品牌评价方法等。

9 7 3 1 2 3 4 4 8 :


文章关键字卡通  电影产业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发送好友: 发送给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责任编辑:scb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Copyright © 2002-2012 Idtop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创卡通品牌授权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020-86060952 电子邮箱: idtop2006@163.com QQ20660963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30794759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粤ICP备12063329号 技术支持: 搜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