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与资本在磨合中相向而行
来源:中国文化报 点击数:   录入时间:12-09-06 08:47:15  文章作者:未知

   经过前期预洽谈、两天项目路演和“一对一”现场洽谈,29家动漫企业的30多个项目在日前结束的第九届中国(常州)国际动漫艺术周期间的动漫产业项目对接会上,充分对接、各有斩获。

  此前4月,入选文化部首度组织实施的国家动漫精品工程的一批精品项目在北京产权交易所进行了项目投资推介,这一事件被动漫业内人士认为是推动动漫与金融资本充分对接“走出了一小步”。

  有备而来,不虚此行

  不同于4月北京推介会上的融资需求汇报人身份,“张小盒”创始人陈格雷在此次常州项目对接会的身份是点评嘉宾。“对动漫项目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对接会,除了金融投资界人士,更多动漫圈内人士也在谈资本合作,大家在这方面的意识越来越强。”陈格雷对此次对接会如此点评。

  “上次北京推介会后,好几家长期进行文化产业投资的实力单位与我们进行了接触,就漫画《济公》项目成立新的公司实体并进行股权融资的可能性很大。”天津神界漫画有限公司总经理邵清4月曾在北京作为汇报人推介漫画项目《济公》,此次常州推介会上她带来了漫画项目《红楼梦》,同样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兴趣。

  “以前参加类似推介会的机会并不多,没想到这次会受到青睐,真的是不虚此行。”在常州推介会现场,哈尔滨品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清舫陈述完动画项目《飞行日记》后,不一会儿就收到了厚厚的一摞名片。对这家名不见经传、曾参与“倒霉熊”等动画产品创作的企业而言,无疑是莫大的鼓励。

  能“烧钱”,能“吸金”

  作为资金、技术和人才密集型产业,动漫产业常因投入巨大被人们称为“烧钱”的行当,但随着动漫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日渐成熟,特别是一批动漫品牌的渐趋形成以及市场前景的日渐清晰,动漫产业也受到了资本的关注和角逐而成为一个“吸金”行业。

  一名投资界人士在常州推介会上表示,不少动漫企业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推介去吸引资本,这从详细的企业和项目简介以及融资计划和需求均能看出来。记者在300多页的《中国·常州动漫产业项目对接会项目手册》中看到,入选国家动漫精品工程项目企业的注册资本、股权结构、主要项目产品、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融资计划等信息,都被清晰地列在了一张张表格中。

  “对动漫企业和项目感兴趣的资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漫圈内的企业、机构的钱,另一类是风投的钱,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对接的是具体的项目合作,而后者则涉及参股融资,关注企业的成长性和能否最终上市。”作为很早即与投资方打交道的动漫人,陈格雷可谓经验丰富。据介绍,关于“张小盒”进行股权融资的谈判一直在进行,随时都可能达成合作。

  被广泛看好的动画项目《兔子帮》来自上海炫动传播股份有限公司,“除了一些动漫合作伙伴有资本运作背景外,我们对资本也有需求,不排除与合适的投资方进行合作。”该公司副总经理叶超说。

  据了解,自2008年“奥飞动漫”作为“动漫第一股”成功上市后,国内目前尚没有主营业务为动漫的企业公司上市。经过几年的沉默期后,国内一批成长起来的动漫企业正在进入IPO密集期,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动漫行业“吸金”能力越来越强。

  动漫有风险,融资须谨慎

  “现在国内动漫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并不强,做动漫存在很大风险,如何让这种风险最小化是我们所考虑的,所以对看好的企业和项目必须做全方位了解和考察。”一位投资界人士表示,资本的力量可以帮助动漫企业改变“小、散、弱、差”现象突出的局面,有助于企业开展多元化融资经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应对市场风险。

  谈到动漫企业面对资本追捧如何做好准备的问题时,邵清表示,一直有投资方与天津神界探讨合作事宜,但出于自身发展实际的考虑,开始并没有底气去谈合作,但经过完善公司内部财务管理以及与投资机构不断地磨合,天津神界已有信心与强者为伍。“自己的底子一定要打牢,在股权比例方面要有一定的话语权。”邵清的这一表述与陈格雷不谋而合,陈格雷认为,股权对于在困境中成长起来并形成品牌的动漫企业尤为重要。

  “就整个产业链来说,动漫从创作到盈利是一个‘慢热’的过程,但获利持续的时间也很长。所以,资本进入动漫行业要做长线,想在短期内即有可观回报的不要进来。”叶超拿房地产业与动漫产业做了比较,前者产业链前端对后端的撬动效应明显,而动漫产业则相反。

  动漫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也是资本“择木而栖”的基本考虑,如动漫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动漫产量在增长,知识产权保护更应该加强。”江苏卡龙动画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朱伟清说,他以卡龙的《云彩面包》为例,该片在国内某知名动画电视台播出后,在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热播”并未得到任何授权。当问及是否去主动维权时,朱伟清表示,维权成本高成为主张权利的门槛。

  记者发稿时了解到,李清舫正在为9月6日到北京与几家投资机构的洽谈做着准备。他所在的公司有200多人,这一支团队在七八年的时间里为韩国、欧洲等地的动漫企业提供代工服务,在长期艰苦的“代工学习”中收获了动漫创意设计、项目进程和质量管理等先进经验,这使他对由代工转型后的原创路充满了信心,将以开放积极的心态与投资方展开对谈。



文章关键字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发送好友: 发送给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责任编辑:scb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Copyright © 2002-2012 Idtop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创卡通品牌授权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020-86060952 电子邮箱: idtop2006@163.com QQ20660963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30794759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粤ICP备12063329号 技术支持: 搜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