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动漫企业的辛酸往事
来源:文化创意产业周刊 点击数:   录入时间:09-03-30 11:03:14  文章作者:刘妮丽

  1999年,北京,动漫大道加盟文化发展中心宣告成立。2000年,他们在中国动漫领域首次提出连锁经营概念。2001年,引进《日本漫画技法》版权,成立动漫大道会员俱乐部,当年会员逾万。2002年,与日本日中文化交流中心、中央美术学院合作,成立动漫大道培训机构。2004年,搭建促进国际漫画艺术交流的平台,策划组织第六届世界漫画大会,世界38国漫画大师携作云集北京。

  10年来,作为北京政府重点扶持企业,动漫大道加盟文化发展中心以渠道建设为核心,迄今已在全国拥有加盟商200余家,成为中国动漫产业中渠道建设的龙头企业。

  “我始终认为,术业有专攻,画漫画的就画漫画,做内容的就别做营销,不懂行的话肯定做不好,所以,还不如交给专门做渠道的来掌控。”动漫大道战略发展部经理彭玺郎表示,“中国动漫要实现突围,创造本土深入人心的动漫形象,必须走产业化的道路,注重市场运营和渠道建设,打造出一条全面完整的动漫产业生态链”。

  在他看来,动漫产业是“有文化不如有智慧,有智慧不如有行动”。行动起来,才能做得更好,才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


  5年“磨一剑”恰到好处

  “动漫产业连瓶子都没有,何来瓶颈?现在动漫产业还处于瓶底阶段。动漫产业过于注重产业概念,而忽略了文化概念,没有文化,动漫产业的延伸产品就是‘无源之水’,必须围绕文化来进行创意与设计。”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陆地认为,国内动不动就说产量达到多少分钟,去年,中国的动画产量是13.1万分钟,与日本同等水平,但是产量不能说明问题,因为产量只是外延性的东西。“我们不能光拼资源、拼时间这些东西。而且,中国动漫产业总是围绕几只猫做文章,蓝猫、红猫……这很无聊,其实完全可以选择多元的文化符号。比如美国的《功夫熊猫》,就选择了我们的国宝熊猫,这点我们怎么就没想到呢?”

  “动漫不是炒股,现在的情况是,做动漫的人不管懂不懂就上来炒一把。动漫产业是慢工出细活,是十年磨一剑的,就如同画画一样,1天10幅画和10天1幅画效果绝对是不一样的。像美国的迪斯尼,好几年才出一部好的动漫作品,他们真正叫得响的也就那么8到10部作品,但恰恰是这8到10部动漫,让他们‘吃不完’。我觉得5年能成功一部动漫作品就不错了。”

  动漫企业应“先活下去,再求发展”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动漫游戏研究中心副主任、中漫网总裁张福山说:“动漫产业发展有四个问题,一是资金,动漫企业融资难,王宏与红杉资本合作后最终结果也是不了了之。二是内容,很浮躁,大多是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而不为发展本民族文化。三是渠道,渠道上没有几个企业肯下功夫研究的。四是模式,中国动漫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发展模式,没有人实打实地研究。动漫企业应该怎么发展,我觉得是先活下去,再求发展。”


  人才的孵化应开始于学校

  从事过影视、投资、教育行业,北师大创意文化传媒中心总经理贾燕对动漫产业的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她曾经做过一部3D动漫,成本是3万元,国外是6万元,卖给中央电视台却不超过2000元,卖给省级电视台只有100-150元,而卖给市级电视台竟然只有十几元,用她的话说,这真是一个“倒挂”。

  人才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关键,贾燕发现,以前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半成品”,离社会需要还很远,为此,贾燕所在的北师大正建立一个产学研基地——学校企业,为企业培育未来的动漫人才。目前这个学校企业项目已做了三个企业,拿到了191万元的资金。

  但也有专家认为,动漫产业对人才的消化能力很弱,因为整个动漫的产业链还没有转起来。这些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会无用武之地。


  日本动漫通过广告置换上电视

  “动漫的核心产品分为动漫电影和动漫电视,在我国,动漫电影具备文化内涵,做好营销就可以形成市场化;动漫电视由于市场体制问题,还无法完全市场化。”北京歌华正业动漫文化有限公司总监王宇说。

  2005年王宇受邀到日本东映动画制作公司考察,也亲眼目睹了日本电视台的动画交易方式。他介绍,日本电视台的动漫产品并不是100%用现金购买,更多的时候是通过广告置换的方式获取。东映动画的动漫产品在电视台播出时是通过交易合作伙伴——日本的电通广告公司进行的,电通广告公司购买电视台一年的播放时间段,然后提供东映动画的动漫作品给电视台播放,同时取得该动漫作品的卡通形象商品化的权利,并且可以在节目过程中插播相关广告。这个模式的优点在于不仅解决了动画的成本问题,而且还带动了衍生产品,显然更有利于市场化运作。


  日本模式规避企业投资风险

  “日本动画为什么做得好?因为日本把自身的文化就定义为漫画文化,漫画通过科技手段又发展成了动漫,紧接着又衍生出了游戏。在日本,生活中处处充满动漫的味道,各个方面都离不开动漫元素。”

  北京歌华网络文化资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喆认为,日本的动漫如此发达,在于其产业链的完整。日本的动漫企业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相应的支持,企业风险就相对降低了,所以成功的几率比较大。而我们的动漫市场很多方面并不完整,很多动漫企业挣扎于产业链的某个点上,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中国动漫产业链的形成,最终需要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起到连接产业链的作用。

  “国外的动漫企业做一部动画连续剧,在进行前期的动漫形象、剧本以及片花等投资之后,会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展览展示,通过展览展示对动画片所能产生的社会价值进行评估。如果得到的反馈是好的,动漫公司会再投一部分钱,完成几集动画片样片的制作,然后在电视台播放。日本很多动画连续剧是26集或52集,每周播一集26集正好是半年,52集是一年。这样把时间拉开,可以根据播放之后信息的反馈把衍生产品带动起来。这样后面的制作,也可以利用前期获益的资金,避免投入的风险。”

  张喆表示,政府应该从播放渠道、衍生产品版权服务等方面给动漫企业更大的支持。中国动漫企业制作动画连续剧需要制作完毕,然后通过内容的审查;而国外是制作一集播出一集,再根据市场反馈,随时调整后面的内容,这就造成了同等条件下,我国的动漫企业竞争不过国外的企业。因为一旦动画片没有通过审查,就只能修改内容,直到等到审查通过。当动画片真正走向市场的时候,可能内容已经与市场不符合了。当然动漫形象的持续时期是很长的,一个好的动漫形象可以延续几十年。

9 7 3 1 2 3 4 8 :


文章关键字渠道  衍生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发送好友: 发送给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责任编辑:scb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除部分特别声明不要转载,或者授权我站独家播发的文章外,大家可以自由转载我站点的原创文章,但原作者和来自我站的链接必须保留(非我站原创的,按照原来自一节,自行链接)。文章版权归我站和作者共有
Copyright © 2002-2012 Idtop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创卡通品牌授权网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 020-86060952 电子邮箱: idtop2006@163.com QQ20660963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30794759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粤ICP备12063329号 技术支持: 搜索天下